“人人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山上那个哎~好风光……”凌晨五点,吴世泉起来喝上一杯小酒,带上自己的工具,唱着沂蒙山歌出了门。山东临沂这个原本荒无人烟的小山头,自从被分给吴世泉,整体面貌便焕然一新。
这位名叫吴世泉的老人已经75岁高龄,可看起来依旧很有精神。30年前,他被分到这片临沂的山头,山上地势崎岖不平,种庄稼不仅不好打理,秋收也不方便,于是他当即便有了种果树的想法。经过对市场的考察,结合山地的情况,吴世泉最终决定,种植山楂和板栗。
吴世泉是个敢想敢干的人,确定了目标,便展开行动。他购进了棵山楂树苗、棵板栗树苗,自己一个人,把这些树栽在了这片山上。板栗树要种植至少四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开花结果,想让板栗树尽快开花结果,就需要为其补充充足的水分,保持土壤处于微湿状态。但是山上没有水源,最近的水源离这座山也要近3里路,这可难不倒吴世泉。他闷声干大事,独自在山上修了一条水渠,这条水渠一头连着水源,一头是一个大蓄水池,有了这个蓄水池,灌溉果树方便了许多。如今,这些板栗树的树干已经长得很粗了,结的板栗也量多个大。
山楂则要二到四年的时间便能开花结果,但是前期的产量不是很大,后期随着树龄的增加,产量也会逐年增加,十年左右便慢慢进入盛果期。“我这个山楂的品种,是大金星,又酸又甜又大,吃了还想吃。”说起自己的山楂,吴世泉一脸骄傲。吴世泉对自己山楂的品质要求很高,夏天天气太热,有的山楂果被晒的发黑,他把这种果子全都摘下来。“这种的都晒坏了,不好吃,还影响别的果子生长,咱们做买卖得凭良心。”吴世泉几十年来坚持做良心买卖,坚决不以次充好。
“这养山楂就跟养孩子一样,你不好好照顾它,它就长不好,结的果子也不好吃。浇好水、施好肥、除好草,每天干的就是这些活。”为了更方便打理果树,吴世泉干脆在山上建了座房子,和老伴住在半山腰,中午就铺个毯子,直接睡在就近的大石头上,颇有“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的意味。
吴世泉的老伴在5岁时意外摔到后背,从此腰便直不起来了,虽然
没办法帮吴世泉打理果树,但她在家也闲不住。家中散养了二三十只鸡,随便它们漫山遍野的跑,等放食的时候,就都回来了。老两口想吃肉了,就抓一只做了吃,自给自足的生活可以说得上是怡然自得。
不过,吴世泉的追求不只是如此,他的目标是:让城市人都吃上我们山上的这个大山楂、好山楂。吴世泉说,山楂的吃法有很多,能串糖葫芦、煮罐头吃、山楂干可以泡茶喝。吴世泉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满山的红山楂映红了他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