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多、睡得多、劳累多——“三多”伴随的肠胃问题是不是开始困扰你了?接下来是时候要开始该给肠胃调理调理咯~EMMA找到了一些调理肠胃的小妙招,帮您的肠胃“减减负”
一多:睡得多肠胃不舒
假日里,很多人都会睡懒觉,但是却越睡越困,昏昏沉沉,而且越休息肠胃越不舒服。
对于这样睡出来的胃肠疲劳,可以试试黄精泡水喝,既可扶正固本,又可滋阴养血,对缓解疲劳很有帮助。
黄精
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如果伴有腹泻,可以加用附子理中丸;如果伴有血气两虚症状者,则可加服六君子丸。
二多:劳累多肠胃不适
旅游、逛街、走亲访友,结果弄得一身劳累,人一累,就容易急躁、浑身酸痛,肠胃立刻就不舒服。
对于这些人来说,可以吃一些逍遥丸、逍遥散、舒肝丸。
此外,如果伴腹胀等症状,还可以按摩足三里、三阴交,能起到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的作用。
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胃肠虚弱、食欲不振、肠雷鸣、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胃痉挛、急慢性胃炎、腹水膨胀等。
方法:取端坐位,双手大拇指和中指按压足三里穴,按压5分钟左右,按压力度自身感觉酸胀即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
中脘穴
位置: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方法:取仰卧位或端坐位,自己用中指在该处穴位适当力度按压,并约1-2分钟。
摩腹
方法:取站立位,双手掌重叠,以肚脐为圆心,在中腹、下腹部,沿顺时针方向摩动,以腹内产生热感为宜,约2-5分钟。
三多:吃得多肠胃不爽
肠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突然暴饮暴食之后,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饮食积滞,腹部胀满不适,胃中嘈杂、反酸、便秘难下等。这个时候,不妨吃点消食的食物,帮助消化,促进胃肠蠕动,让积滞的饮食尽快进入肠道,排出体外。不妨试试中医的“消食三宝”~
鸡内金
鸡内金:鸡内金为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中医典籍《中华本草》中记载:“鸡内金味甘、性平,入脾、胃、小肠、膀胱经”,能健脾益胃、消食化积,是健胃消食的良药。
用法:推荐用鸡内金研末,煎浓汤
神曲
神曲:神曲是一种特殊的健胃消食剂型,药物组成为青蒿、白面、赤小豆、苍耳、辣蓼(liǎo)、杏仁,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用法:可取焦山楂、神曲,水煎后温服,每日一剂。
焦山楂
焦山楂:中医认为,山楂炒焦后的酸性减弱,苦味增强,可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泄痢腹痛等。
用法:食用时可加入红糖或焦麦芽等,水煎服或冲服皆可,既可改善口味,又能加强效果。
清淡饮食是关键除此之外,节后调理肠胃,还要清淡饮食。与节日饮食中肥甘厚腻相反,节后饮食要减少油腻,少糖、少盐。
三餐不定时的饮食方式很伤肠胃,中国人养胃的方式首选喝粥,粥要炖得米粒开花,粘稠熟烂,这样更容易消化,保护胃肠道粘膜。没有胃口,肠胃消化无力的时候,喝一碗清淡的粥,会觉得胃很舒服。同时也要尽快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等肠胃功能恢复正常以后,就可以恢复平时的饮食习惯了。
Emma检索到
脾胃功能因为饮食不节而受损后,饮食调理3-7天左右一般可得到恢复,而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可能就要久些;
若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较差,调理的时间也相应要长一些;
胃动力较差的人群可以吃一些加强胃动力的药物;
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饮食调理可以咨询专科医生的意见。
假期除了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带来胃肠道不适外,起居不规律和缺少运动也会影响胃肠的正常蠕动,加上可能吃多了辛辣上火的食物,容易引起便秘。
中医认为,便秘多由体内大肠积热、气滞、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调所致。通过饮食调节,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多喝水和加强运动,能对便秘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温馨提醒:经过饮食调理7天甚至长时间都不能缓解胃部不适的问题,则应该引起重视,这可能不仅是“吃伤”那么简单,也许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肠道问题,应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