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解密炮制山楂饱满红果树梢挂酸甜可口 [复制链接]

1#

在开始介绍山楂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个山楂的小故事:

传说南宋时,宋光宗最宠爱的贵妃生了怪病,她突然变得面*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眼见贵妃一日日病重起来,皇帝无奈,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他在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棠球子’(即山楂)与红糖煎熬,每饭前吃5~10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于是龙颜大悦,命如法炮制。后来,这酸脆香甜的山楂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说到山楂,大家都不会陌生,冰糖葫芦、山楂糕、果丹皮、山楂糖雪球,都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小吃。故事中亦真亦假的细节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透露给我们的信息中其中一点便是,山楂属药食同源中的一种食物,也是常见的消食化积药,消食药“焦三仙”中便有山楂的一席之地。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炮制方法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九月霜后取山楂实带熟者,去核,曝干。或蒸熟去皮核,捣作饼子,日干用"。外皮深红色至棕红色,满布灰白色小点,微有光泽;切面*白色,边缘多内卷,中间有浅*色果核,多脱落;气微清香,味酸微甜。炒山楂表面颜色加深,味酸微甜。焦山楂表面焦*色,内部*褐色,味微酸。山楂炭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味涩。

山楂从元代开始用炒法炮制,此法沿用至今,而且炒制的标准规格有所增加。其他一些炮制方法,虽然现已弃而不用,但近代部分地区的炮制方法又是古代文献未见记载的。所以从总体上看,山楂的炮制方法,从古至今,演变较大。

自元代始,山楂炮制方法有炒或蒸熟(《丹溪》);明代仍沿用炒法和蒸法,并有“核有功力不可去”(《通玄》)的记述。清代有炒黑(《说约》)、姜汁拌炒黑(《钩元》)、姜汁炒(《暑疫》)、童便浸(《逢原》)等炮制方法。近代的炮制方法还有蜜炙法、红糖制法、土炒法、蜜制楂炭等炮制方法。

山楂采收后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和果柄。现代保留的炮制方法为炒制,其中不加辅料的为清炒。根据火候和加工程度不同,还分为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三种炮制品。炒山楂: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放凉。焦山楂: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色,取出放凉。山楂炭: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放凉。

炮制目的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化积,散瘀行滞的功能。生山楂长于活血化瘀;消食作用亦强,常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疝气疼痛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亦用于食积停滞。需要注意的是,同为消食药各有偏重:山楂善消肉积;神曲善于消谷积;麦芽善于消面食积滞。炒山楂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常用于积食停滞,脾虚食滞。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并增加了苦味,长于消食止泻,多用于食积腹泻。山楂炭味微苦涩,有收涩之功,偏于止泻、止血,可用于脾虚泄泻,胃肠出血。“去核用,核能化食磨积,治疝,催生,研碎化瘀,勿研消食。童便浸、姜汁炒炭,去积血甚效。”

在某些疾病的治疗方面,如治疗心血管疾病,不论从中医的用药原则或现代的一些研究结果考虑,山楂均以生用为宜。但用于其他方面,对炮制品的选用则不宜过于呆板,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结合各炮制品的特点灵活应用。如病人虽然瘀滞明显,但兼有脾虚腹胀时,则宜选用炒山楂,若更兼有泛酸现象者,则以焦山楂为宜。因为生山楂虽然活血消积作用较强,但也克伐正气,且酸性较强,对胃有一定刺激性;焦山楂虽然作用较缓和,但无上述弊端,古方中已有先例。若病人暴饮暴食,特别是肉食过度,滞于肠胃,出现腹痛肠鸣,腹泻臭如败卵,则又宜选用生品,不图止泻,而取其消积力强;甚至与焦槟榔、炒莱菔子、制大*等同用,以图速效,既能很快消除症状,又可避免积久伤脾胃。

现代研究表明,山楂主要含*酮类、*酮醇类、二氢*酮与二氢*酮醇、*烷醇、三萜类、甾体类、氨基酸及含氮化合物、有机酸类、糖分、鞣质、维生素C、微量元素及磷脂等成分。山楂中的总*酮和总有机酸都集中在果肉中,山楂核中含量甚微,而山楂核又占整个药材重量的40%左右,故去核的方法是合理的(核可另作药用)。山楂中有机酸类成分有助消化、抑菌等功能,对热不稳定,加热炮制后含量降低;山楂不同炮制品中,总*酮和有机类成分含量差异很大,这与受热程度有关。通过各种实验结果推荐炒山楂最佳工艺为:℃炒制10分钟。

以小鼠胃肠推进功能、胃中游离酸、总酸、胃蛋白酶及山楂中亚硝酸盐含量为指标,对山楂生品、炒品、炒焦品和炒炭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生品或炒品对消化能力影响较大,可以增强消化能力。初步认为,山楂入消胀药以生品或炒品为好。焦山楂和生山楂对福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从目前山楂炮制研究的结果来看,对指导炮制品的临床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炮制品药效学方面的研究,还需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文案:李婧

编辑:清风明月

注意:以上诸药请在正规执业中医医师指导下使用,请勿自行处方。

参考书籍:《中药大辞典》《中国药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