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艺谋式电影色彩张力与文化渗透力之上的品 [复制链接]

1#

文/马梓开

提示:全文约字,阅读需要8分钟。

张艺谋导演是我心目中最牛的中国导演,没有之一。我看过他的很多影片,感触良多。张导演的艺术成就,已经由数以百计的顶级奖项所证明,所以不需要我的啰嗦。我只是从品牌营销角度,来看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营销技。

说到张艺谋的营销技,我们不能不明确一点,那就是任何电影中的情节也好,内容也好,电影背后的宣传和推广也好,其实是团队的力量。当我们说“张艺谋的营销技”的时候,本质上说的是“以张艺谋为代表的团队的营销技”。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因为这才是符合实际的。在团队共同作用下的任何人的任何成就,都有团队的影子。营销人对这一点最为清楚。

对于任何产品来说,营销的内涵,既在于营销策略,也在于产品的品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就是一种产品,其营销技法,则体现为产品本身的品质与水准,也体现在针对电影所作的宣传与推广活动。

他为中国电影带来荣耀和光芒

01豪华阵容

从一个出色的摄影师,成长为出色的演员,从出色的演员转型为出色的导演,从文艺片演进到商业片,从电影导演跨界到歌剧、歌舞剧与京剧,在张艺谋的身上,显然流淌着不断创新和不断裂变的影子。

当《英雄》开启伟大征途之后,中国的商业大片才由此而起。

回想起《英雄》,我就能联想到这部影片背后的豪华阵容。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章子怡和甄子丹,从不同角度演绎了什么是英雄,而陈道明饰演的秦始皇,则为英雄的内涵增加了足够深度。

是不是商业大片都讲究豪华阵容?这个好像也未必。但是在中国,从零开始尝试一个新的商业类型的电影大片,如果没有豪华阵容,那是不可以的。这是因为豪华阵容自带传播效应的,豪华阵容也说明了电影的巨大投入和巨大决心。在当年,《英雄》的宣传推广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豪华阵容与功夫巨星。

《英雄》上映以来,在国内的恶评挺多的。但是这些恶评无一例外,都是基于故事性和情节设置,而没有一个是从商业角度去思考的。这说明国内大多数自以为是的影评人实在是缺乏商业思维。

商业大片,就是以是否能够大卖作为最主要衡量标准的。《英雄》全球票房约14亿元,这就足以说明它的巨大成功了!它更是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的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

《十面埋伏》中,这位最抢眼

在《英雄》之后,《十面埋伏》又是一部商业大片。虽然《十面埋伏》全球票房不如《英雄》那么灿烂(全球约7.3亿元票房),但是,竹林追杀和歌舞表演非常经典。豪华阵容依然如故。

在情节的设计上,《十面埋伏》比《英雄》略好,画面唯美,令人感到惊艳。在刘德华、金城武和章子怡等的演绎下,在中国唐文化的衬托下,这部商业大片从商业上至少是非常成功的。

到了年,张导演第三部商业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了,一如既往,豪华团队是少不了的,周润发、巩俐、周杰伦和刘烨倾情演绎了帝宫情仇。

其后,更有《金陵十三钗》和《长城》的国际视野超豪华制作团队。

虽然张艺谋导演的商业大片总会激起十分热烈乃至激烈的讨论,但是我看到的,恰恰是张导在探索中国式商业大片方面的认真刻苦与用心良苦。

站在品牌营销角度上看,商业大片的豪华团队,就是引人瞩目的第一要素,其次是视觉效果呈现,再次是情节的故事性效果。

善于制造亮点的影业大家

02每部电影,都有不同的亮点

张艺谋是一个善于不断探索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导演,在我看来,他的每一部影片,几乎都有不同的亮点。

站在产品角度上,产品的亮点就是消费者选择的考虑因素,出众的亮点则足以打动消费者。而张导为每部电影所细心植入的亮点,正是我们走入电影院的动力中的一部分。

以《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这部影片中,亮点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对陈老爷的虚化处理;二是对灯笼所赋予的新内涵(开灯与封灯);三是对京腔和锣鼓的出色运用。

在《英雄》中,则是绚丽的色彩、悬疑的情节与大气势和大场面。到了《十面埋伏》这里,突出的亮点则是刀的特技、速度感的画面以及竹林中的追杀。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则是唐朝较为开放的服装款式、大王的龙袍与黄金盔甲,以及满地的黄花。

在《长城》中,亮点则体现在精良的3D制作,以及身临其境的战争场面。

正因为每一部电影,都亮点十足,所以张艺谋的电影,总能引导我们及时走进影院,去欣赏那不同气氛格调中的浓烈故事。

当然,张导演每部电影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在于对于主角的精心选择。主角,尤其是女主角的选择,既会带来故事性,也会为影片赋予不一样的神采。那些观众尚未谋得其面的女主角,尤其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在选择女主角方面,张导演每次都有神来之笔,从巩俐到章子怡,从倪妮到周冬雨,这些不同“谋女郎”的特有气质,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张艺谋的电影,色彩搭配非常精彩

03色彩哲学与视觉呈现

张艺谋的电影,色彩运用技术臻于化境,而且和剧情的结合天衣无缝,给人视觉震撼的同时,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话说电影不就是一种视觉与音效的呈现哲学吗?

整体看起来,张艺谋导演很喜欢红色和黄色。大红色与金黄色,在他的电影中经常出现。而色彩变换神秘莫测的当属《英雄》和《影》两部电影。

在《英雄》中,不同的色彩呼应并渲染不同的剧情,黑与红、青与蓝,白色和绿色,在令人大饱眼福的同时,也在诉说着不同的剧情和人物的思想。黑与红是无名的心理世界,青与蓝则是展示秦王的心理与能量;白色显示真情实意,而绿色则焕发出生机。

在电影《影》中,水墨风景,太极图形与中国传统文化交织在一起,呈现出既有美感,又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张艺谋开始导演影片之际,红色是他的最爱。在《红高粱》中,红色是最为显眼的主题色,从轿子到鞋子,从高粱到太阳,从酒坊到盖头,都是红色。这种饱和式呈现,显得酣畅淋漓,在当时是一个打动人心的视觉震撼之美,西方人恐怕压根没想到色彩还能这样表现,人物形象还能这样呈现,怪不得能一举拿下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奖。

我印象中深刻的红色印记,还在于《秋菊打官司》之中。那大片大片、整整齐齐的红辣椒,给人以非常醒目的美感。而张导被评价最高的电影《活着》,里面的色彩基调则是暗红色。

而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里,皇宫的威严感与故事的扑朔迷离,通过金黄色、红金色与墨绿色得以传递,从人物到物品,从宫殿到装饰,各种色彩的呈现,显得非常精致、细腻和传神。

电影中的色彩之美,和人物的装饰,共同构成了产品的设计之美。张导的这种顶级设计范儿,不但成就了电影之美,也延伸到了印象刘三姐和奥运会开幕式之中。

张艺谋,用作品来呈现文化力量

04文化,才是文明的最佳载体

08年张艺谋担当总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国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那徐徐展开的中国画卷,丝绸之路和中国古代伟-大发明,以及其他从中国古典文化中移植过来的中国式内容和传统文化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张艺谋,从他的第一部卖座影片《红高粱》开始,几乎就在一直坚持不懈地传播中国文化。如果我们说品牌卖的就是一种文化的话,那么张艺谋的个人品牌,已经是中国文化的超级符号之一了。

《红高粱》中不只有抗争,也承载着民族精神;《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令人感到压抑的内容,就是对中国文化的反思;而《长城》中的五军、五兽,也都来自于中国文化,怪兽饕餮给人以深刻联想;在《影》中,张艺谋则对中国文化的内核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这个认识,就是“制衡”。国家之间的制衡,君王与都督之间的制衡,各个人物之间的制衡,都令我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如果拉开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会发现他在不同的题材上驾轻就熟,总能充分把握好题材内涵,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从亲情到阴谋,从历史到现代,从教育到启发,他的导演生涯,乃至于所遭受的一些不公平的批评,正是对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一种全方位解读。

文化生生不息,只因为文明尺度就是通过文化来演绎的。优秀的文化代表了优秀的文明,一如优秀的产品品质代表了生产商的优秀。

好电影离不开好的宣传

05好电影,需要好宣传

每一部好电影,都需要好宣传。

每一部好电影,都需要好推广。

每一部电影,就是一个独立的产品。这个产品能不能卖得好,能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就要看宣传工作做得怎么样。

而好的品牌营销,宣传造势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4年前,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全球同步上映期间,在新-浪网站的留言区,就存在大量的留言。这些留言内容,当然无一例外是说这部电影如何好看,如何有魅力,如何给人以良好的视觉冲击感和震撼力。这种宣传,和我们对产品上市宣传没什么本质区别。

在10年前,配合《山楂树之恋》,包装精美的“山楂月饼”,限量仅仅份,很快销售一空。而山楂月饼套装里面,不仅仅有酸酸甜甜的山楂月饼,更有电影票和收藏品,非常有新意。

在9年前,当《金陵十三钗》正在热播之际,张艺谋的自传体回忆录同时出版。里面既有张艺谋的很多摄影作品,也有他自己执笔写下的诸多往事。

至于电影中的其他跨界宣传、主创们的花式宣传,张艺谋所执导的电影,尤其是商业大片,从来都是不吝花费的。

张艺谋电影的名字,各有深意

06考究的名字,给人以充分遐想空间

从张艺谋开始执导商业大片开始,我就发现,他所执导的每一部影片,名字都变得非常引人。

《英雄》,仅仅两个字,就引起人们的遐想与好奇。《十面埋伏》,从楚汉相争中成就的成语,文化意味浓厚,给人的联想空间也非常充足。《千里走单骑》,令我们想起关云长,虽然电影和关云长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个名称令人感到韵味无穷。《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于黄巢的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里面渗透了一种杀气与桀骜不驯。

再看《山楂树之恋》,名字通过植物传情,带给我们更多的精神食粮;《金陵十三钗》,粗看给人以风尘女子之感,没想到和电影内容产生了水乳交织般的联结;至于《长城》,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代表,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到了《影》这里,仅仅一个字,就令人回味无穷。尚未公映的《一秒钟》,因为这个时间片段的极其短促,引发我们的好奇心与探索心理。

我们在销售产品的时候,产品系列的名称就很关键;

我们在经营品牌的时候,品牌的名称当然是特别重要的。

张艺谋这些电影所获得的成就不一,但是名称却是如此脍炙人口,令人印象深刻。

张艺谋,一直在探索,从未停止过

07选择明天,就要放弃昨天

张艺谋始终在探索,在求索,在思考,也在不断突破。

张艺谋的不断突破,犹如创新带给我们的意境和热情。

张艺谋,就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出色的旗手,他始终在摇旗呐喊。

从文艺片转型到商业片,他为中国电影带来了大片时代。

在商业片中寻觅新型表现手法,既要对得起投资人,又要对得起观众,更要为自己的艺术情操留下适当的空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张艺谋说过,选择明天,就要放弃昨天。他一直在向前看,一直在提高和升华自我,一直在表达人文关怀和中国文化之美,更在执着追求高科技对电影大片视觉效果的全方位提升。从《十面埋伏》到《金陵十三钗》,从《长城》到《影》,对于高科技如何与电影想要呈现的最佳效果相匹配,张艺谋做了大胆的尝试。这种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对于中国电影尤为宝贵,从品牌的发展角度来说,也非常难得。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日后的人们会感慨,中国电影业,多亏有了老谋子!(MZK)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